孕期“不适”


各种“痛”

  • 腰背痛

后背疼痛在孕期较常见,孕前有背部疼痛,前次孕期背部疼痛或多胎的孕妇发生率高。体重指数是孕期背部疼痛的重要影响因素,孕期体重指数增加,退行性肌肉骨骼疾病如骨关节炎及腰背部疼痛风险增加,超重及肥胖妇女约30%孕后出现肌肉关节疾病。

多数由于姿势改变、肌力减弱、关节松弛或脊柱小关节刺激导致的机械性作用,结缔组织体液潴留也是原因之一,退行性脊柱滑脱可在妊娠期加重,腰4~5尤其容易发生。没有背部疼痛表现的非妊娠育龄妇女约10%磁共振发现有椎间盘突出,40%有椎间盘膨出,妊娠妇女可能有相近比例的异常。

任何时间可以发生,在妊娠后半期最常见。通常运动后加重而休息后可缓解。发生在腰背部,但可辐射至大腿后侧,有时至下腹部及大腿前侧,通常夜间加重,尤其在转身时,可影响睡眠。骶骨以上的疼痛,腰部前凸及腰椎活动少时加重。而骶髂关节疼痛在臀部旋转时加重,孕妇仰卧时髂骨受压产生骶髂关节疼痛。椎间盘性的疼痛在弯腰时表现明显。

一般不行常规检查,必要时可磁共振检查

ACOG建议孕期通过以下干预缓解背部疼痛:
1、穿低跟鞋(非平底鞋),鞋子有良好的足弓支撑;
2、需提重物时找人帮助;
3、如果床太软,在床垫和盒弹簧之间放置一块板;
4、需提物时下蹲弯膝,保持后背直立;
5、座椅有后背支撑,也可用一个小枕头提供支撑;
6、侧睡,膝盖间放枕头起支撑作用;
7、热敷、冷敷或者按摩疼痛部位;
另外,如果必须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休息时将一只脚放在矮凳上可缓解背部压力。

也有其它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多种方法联合可能效果最佳。
1、休息:注意休息,休息时弯腰以减少前突可以暂时性缓解疼痛。宜侧睡,膝盖及臀部弯曲,可以用枕头支撑子宫重量或放在膝盖间减少背部的压力。
2、运动:运动可以缓解孕期的背部及骨盆疼痛,腹带支撑也有帮助。背部运功可以加强躯干肌稳定脊柱,加强腹肌可减少脊柱前凸,散步可以缓解腘绳肌(大腿后侧肌、起自坐骨结节,止於胫骨,跨越髋膝,作用为伸髋屈膝)疼痛及减少椎间盘症状等。
3、辅助疗法:有报道针灸治疗和理疗可缓解疼痛,针灸似乎疗效更明显。另外水疗也有帮助。
4、药物:需要短期镇痛时,扑热息痛安全性较好。

80~95%产后疼痛缓解,约20%产后2~3年后仍持续性背部疼痛。

  • 骨盆关节疼痛

孕期骨盆关节活动性增加导致疼痛。由于松弛素水平升高,耻骨联合自10~12周始即开始增宽,机械性张力也有影响,有研究发现巨大儿分娩孕妇中,磁共振检查显示耻骨联合异常增宽较明显。 其它妊娠相关的骨关节疼痛包括其它骨盆关节疼痛,如单侧或双侧的骶髂关节疼痛等。

耻骨弓疼痛在承重时加重,尤其是行走及爬楼梯时,翻身、提物或从坐位起立时也能引起疼痛,双侧大腿外展时疼痛明显。非孕期耻骨联合宽4~ 5 mm,孕后至少增加2~3 mm,可大于10~13mm,临床主要靠症状诊断,症状的严重程度不一定和分离宽度有关。

主要保守治疗,卧床休息,取侧卧位,骨盆支撑带有助于缓解症状,可用助行器及拐杖行走。

  • 臀部疼痛

股骨头坏死可致臀部疼痛,但少见,原因不清,可能继发于体重增加,内源性糖皮质激素产生或孕期高凝状态。孕妇通常表现为臀部疼痛辐射至腹股沟或大腿外侧,尤其负重时明显,可能影响行走。依靠影像学检查诊断。

暂时的臀部骨质疏松也表现为活动时疼痛及活动受限。

  • 腹壁疼痛和包块

深部骨骼肌肉纤维瘤病由于肌肉内纤维组织的局部增生导致,妊娠和创伤是主要的发病原因,经典的表现为腹壁小的疼痛性包块。

  • 腿痛

股外侧皮神经在腹股沟韧带穿过阔筋膜张肌时受压可致股外侧皮神经病,症状包括腿外侧中上部感觉迟钝,可能由于腹壁伸展及脊柱前凸引起,症状在孕期出现较晚,产后三月内消失,很少需要治疗。

腿抽痛,通常发生在妊娠后半期,于夜间发生在小腿。目前认为和乳酸和丙酮酸的积累导致的不自主收缩有关,但原因不清。曲足背,抬脚趾,行走或抬腿抖动等有助于缓解症状,其它方法包括热水澡、按摩等。

  • 膝盖疼痛

不常见,姿势改变、体重增加及韧带松弛均可导致膝盖疼痛,韧带松弛主要发生妊娠后半期,产后4月明显改善。

  • 足部疼痛

较非孕期常见,产后4月内消失,可能原因包括体重增加、韧带松弛、姿势改变。可予一般支持治疗。

  • 胸壁疼痛

下肋骨疼痛,以右侧明显,考虑和子宫压迫有关,宽松着装及改变体位可能缓解。骨质疏松相关的肋骨骨折少见。

  • 骨关节炎

孕期激素变化影响免疫系统,致骨关节疾病相关的自身免疫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活动。


睡眠差

 

孕期由于腹部增大、背痛、尿频、气短、烧心感、焦虑、多梦、激素改变等原因,睡眠质量受影响。孕期较常见,有报道约78%孕妇出现过失眠。
一般对胎儿影响不大。
可尝试采用以下措施来改善睡眠质量:
1、吃:少进食含咖啡因的食物如咖啡等,尤其是下午及晚上尽量避免;晚上少喝水,减少夜尿次数;睡前避免进食过饱或食用辛辣食品以缓解烧心感;
2、动:白天规律运动,可以适当休息(30~60分钟),但是白天睡眠过多可能影响夜间睡眠;
3、睡前:睡前热水澡或按摩;
4、睡眠环境:创造好的睡眠环境,温度舒适,可播放一些轻音乐帮助睡眠;
3、睡姿:孕期最好的睡眠姿势是侧卧 (“SOS” ,sleep on side)。 最好左侧卧位,增加子宫血流量,腿膝盖弯曲,两腿间可放置垫枕。如果夜间烧心感明显,可尝试枕头垫高上半身。晚孕期如气短,可以侧睡,垫高上半身。仰卧位可致背痛、出现呼吸及消化症状、痔疮(由于对肠道的压迫)、低血压(由于对血管的压迫)、回心血量及子宫血流减少、打鼾(可能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等。因为腹部增大。趴睡有难度。
4、学会放松:尝试有助于放松的动作,如瑜伽、伸展运动,深呼吸,臆想等。不能入睡时,可以尝试阅读,吃小点心,或喝些热奶。
5、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考虑药物治疗。


“烧心”感

 

胃食管反流在孕期常见,从早孕期至晚孕期发生率增加,产后缓解。

主要由于孕期内源性激素影响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在整个孕期均低于正常。这在动物实验中已经得到证实, 负鼠注射雌孕激素后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明显降低

胃食管反流最常见的症状是“烧心”感、反胃及吞咽困难。

孕期处理包括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如抬高头部、避免暴饮暴食等。如症状持续存在,可考虑药物治疗。内镜检查只有在有明确指征如明显的胃肠道出血时才使用,且尽量安排在孕中期进行。


牙龈炎

 

%e5%ad%95%e6%9c%9f%e7%89%99%e9%be%88%e7%82%8e

由于孕期激素改变引起的血管及炎症改变在内的多因素作用引起。牙龈间乳头肿大导致出血,溃疡及疼痛,牙龈炎在孕期加重,有报道发生率可达40~100%。

恰当的口腔卫生可减少牙龈红肿,出血倾向,因此规律刷牙或使用牙线有重要意义,症状严重的可至口腔科就诊。


痔疮

 

痔疮是由于局部压力引起的肛门静脉曲张,在孕晚期及产后尤其常见,约30~40%孕妇因痔疮感觉不适,症状包括瘙痒,不适,和/或出血。便秘可加重这些症状,因此,建议多饮水及膳食纤维的摄入,症状缓解主要靠保守性药物治疗,局部抗炎、止痒、麻醉制剂。严重的痔疮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必要时可于孕期行痔疮切除术。


腹胀和便秘

 

孕妇经常主诉腹胀和便秘,便秘发生率约为16~39%,高于同龄的非孕妇女。

便秘原因和一般人群相同,另外,妊娠相关因素可加重便秘,如受孕激素影响,孕期平滑肌张力减低,肠蠕动减弱。

可尝试以下方法缓解症状:
1、吃: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和粗杂粮;多饮水;
2、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或减轻便秘;
3、排便习惯:每天早上和每次进餐后最容易出现便意,其中以早上醒来排便最好;
4、调整心态:不良情绪可使肠蠕动收到抑制而导致便秘,因此应注意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5、药物:可服用一些妊娠期可用的便秘治疗药物,如乳果糖(杜密克),可在结肠中被消化道菌丛转化成低分子量有机酸,导致肠道内pH值下降,并通过渗透作用增加结肠内容量,刺激结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缓解便秘,同时恢复结肠的生理节律。


水肿

 

多数孕妇在孕期间会出现手脚浮肿现象,且随着孕周增加,水肿现象会日益明显。双足,足踝及小腿是最常出现水肿的部位,有时候甚至手部也会出现轻微的肿胀,经过白天久站,大约在晚上睡觉前水肿会比较明显,产后水肿现象会逐渐消失。

水肿是血管内的液体渗出血管,积聚在组织间隙中引起。孕期随着妊娠子宫增大,压迫腔静脉回流易出现下肢水肿现象;胎盘分泌的激素及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增多,可造成体内水钠滞留;孕期血容量增加,血浆的增加比红血球多,血液相对稀释,血浆白蛋白的相对浓度也比非孕期低,使血流中的水分容易渗透到组织间液中,有的孕妇合并较重的贫血,血浆蛋白低,也易导致水肿。

一般生理性的水肿,不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果伴随高血压及蛋白尿有妊娠高血压的危险,对母婴均可造成不良影响。如果面部及眼周出现较手部严重的水肿或足部突然出现严重的水肿,要警惕高血压疾病。另外如果双下肢水肿明显不对称,特别是腿部有压痛时,也应医院就诊,警惕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如何缓解水肿症状:
1、 吃:少吃盐,多饮水(多饮水有助于钠排出,可缓解水肿症状)。因为贫血是病理性水肿的原因之一,有贫血时注意纠正;
2、 穿:不要穿会压迫到脚踝及小腿的过紧的袜子,以免影响血液回流;可穿高筒弹性袜可预防或治疗水肿;
3、 动:适当走动,以增加下肢血液回流;
4、 休息:不要久站、坐;适当休息,不要翘二郎腿,抬高下肢;卧位时最好左侧卧位(腔静脉在右侧);要常常伸展腿部,活动脚跟、脚趾、旋转脚踝关节,伸展小腿。


尿频

 

尿频是孕期常见现象,早至孕6周即可出现,且可出现夜尿增加,但是如果没有尿急、尿痛等现象,无需治疗,不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可能和以下原因有关:孕期孕妇血容量增加近50%,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增大的子宫对膀胱的压迫(如图)。夜尿增加可能和夜间卧位后下肢水肿潴留的液体吸收至血管内有关。

孕期尿频需注意以下事项:
1、避免进食有利尿作用的饮料,像是咖啡、茶等。
2、排尿时身体前倾尽量排空膀胱。
3、不能因为担心尿频限制水分摄入,因为充足的水分对母胎的健康均很重要(保持尿淡黄、色清)。

胎儿娩出后尿频很快缓解,但因为产后体内潴留液体排出,前几天可能仍有尿频症状,约5天后会恢复至孕前水平。

但如果尿频同时伴有尿急、尿痛等现象,需警惕泌尿系统感染可能,有导致早产风险,应及时就医。

 

(更新时间:2019年09月01日)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