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 孕期肝肾功能生理性变化

孕中期谷丙转氨酶ALT轻度升高,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天冬氨酸转氨酶没有明显的变化。孕晚期血清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正常的2~4倍),主要源于胎盘碱性磷酸酶的合成分泌。血清γ-谷酰胺转酞酶水平下降,5′-核苷酸酶水平轻度升高,提示碱性磷酸酶升高不是源于肝脏。

整个孕期总胆红素及游离胆红素浓度降低,而结合胆红素在中晚孕期水平减低。

因为血液稀释,早孕期血浆蛋白浓度出现降低,且随着妊娠进展下降明显。

孕期母体脂肪储备增多,糖原储备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能力增强,因此血脂较孕前增加50%。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脂明显增加,但孕期的血脂范围各报道不一。对明显的高脂血症孕妇,考虑到高血脂治疗药物对胎儿存在副作用,而高血脂对胎儿的影响较小,一般孕期不建议进行降血脂治疗。

妊娠期肾脏增大,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于整个孕期维持高水平,代谢产物尿素、肌酐等排泄增多,血清浓度低于非孕妇女。

总的胆汁酸浓度没有显著变化。

血渗透压下降至约270 mosmol/kg,血钠浓度在正常非孕水平下约4~ 5 meq/L,轻度降低没有症状,产后1~2月自行恢复至孕前水平。 可能和孕期hCG升高及ADH(抗利尿激素)释放有关。

因为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早孕期血尿酸下降,至22~24周降至最低至2.0~3.0 mg/dL(119~178 micromol/L),之后由于肾小球尿酸吸收增加尿酸水平开始上升,至足月达非孕期水平。

  • 肝功能异常

美国有一项研究统计了2002至2010年妊娠相关肝脏疾病,发现孕期各种肝脏疾病发生率如下:

急性脂肪肝、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总胆汁酸水平≥10 μmol/L)、妊娠期重度黄疸、妊娠期肝坏死及分娩后 肝肾综合征:7.18‰

胆囊疾病/胆石病:4.65‰

丙肝: 1.70‰

胆管疾病:1.67‰

乙肝: 0.96‰

HELLP综合征:0.95‰

慢性酒精肝疾病:0.30‰

另外还有的肝功能异常为药物性或原因不明。当然我国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